有著“種子奧林匹克”之稱的世界種子大會將于5月26日在中國舉行,屆時,來自108個國家的1500名專家學者代表將匯聚首都北京。這次在中國舉辦的第75屆世界種子大會,適逢國際種子聯合會成立90周年。為承辦好這一盛會,北京將在18個月內建成145000平方米的主會場和接待中心。 “這項工程于2012年年底啟動,只有17個月的工期”。當聽到業主告知的工期后,原本躍躍欲試參與競標的施工企業紛紛知難而退,業內人士也普遍認為:“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活動承辦方經反復斟酌,找到了中鐵建設集團。中鐵建設集團北京公司第11項目部擔當了這項艱巨的任務。 經過一年多的拼搏,他們提前15天完成施工任務,為世界種子大會的順利召開獻上了一份厚禮。 攻難克險打破紀錄 2012年11月,項目部正式挺進地處北京豐臺西部的青龍湖畔。當時那里還是一片異常安靜的土地,目光所及只有樹林和野草。隊伍在這片荒蕪的土地上迅速安營扎寨,開始了前期的工程策劃。 項目經理亢永與總工馮強利用半個月時間對工程各要素進行詳細的分析、對比、研究,最終制訂出一套包括480多項施工環節的工程進度策劃書,將這項浩大工程的施工組織進行了詳細分解,為施工生產的順利推進打下基礎。 正值滴水成冰的隆冬臘月,基礎施工拉開了戰幕。由于地質復雜、水位太高,大量的風化頁巖四處貫通,基槽開挖時,地下水像一股股小溪涌出,基坑里成了一片泥潭和冰窖。 怎么辦?原計劃一個月完成地下3層樓的施工任務,眼看著一個月已經過去,基坑還未挖完,項目部員工們的信心開始動搖。危難時刻,亢永組織召開動員會,提振士氣,要求所有項目管理人員每天至少8個小時盯守在基坑里,帶著工人攻難克險。他們采用破碎炮打破冰凍的泥土,利用抽水泵大量排出涌水,并使用混凝土快速封住出水口的做法,終于解決了難題。隨后層高6米的地下結構以8天一層的速度節節攀升,創造了冬季基礎施工最快紀錄。2013年春節前,主體結構全面出正負零,大大超出建設方的預期,豐臺區區委書記李超鋼來到施工現場連連稱贊說:“鐵軍風范,名不虛傳,你們把不可能變成了現實。” 演繹交響突破困境 進入主體施工階段,由于業主變更設計等諸多原因,出現了4個月的工期延誤。甲方帶著萬分的歉意找到項目部,希望能夠把工期趕回來。亢永感到風險巨大,弄不好會影響企業的形象,面對眼前的困境和國家的榮譽,不得不再次掀起攻堅戰。 原本5天一層的工期計劃,被調整為3天半一層。為此,他們開始了從人員、機械、材料到施組方案創新的施工總動員。為使施工各環節有效順暢銜接,他們將工程劃塊分割,把項目人員分成11個組,每一組負責落實分管范圍內的人員、材料供應、機械保障,并隨時解決問題;引進了11支隊伍共1400名工人一天三班展開施工,并利用勞動競賽激勵施工隊加快進度;施工現場支起了7臺塔吊,開設了4個鋼筋加工料場,不間斷地運轉加工各種材料;同時改變傳統平面施工模式,變為鋼筋、模板同時作業的立體施工,梁、模、柱同時澆筑,將工人均衡分配在上中下3層作業面,實施“海陸空”作業法,工程在周密部署下節節攀升。 酒店屋頂設計的斜屋面成為挑戰工期的一個難題。斜屋面高近10米,施工隊伍沒有支撐這類模板的經驗。為攻克難關,他們專門請來資深專家采用繪制三維立體圖的方式,利用放大樣的方法進行操作;歐式門頭的安裝需14家分包同時施工,原來70天的計劃工期,經過周密的策劃壓縮到33天;八角餐廳的施工因設計方案修改造成延誤,他們采用先進的施工工藝縮短工期30天……一個個困難被他們踩在腳下。2013年6月12日,主體工程提前8天順利封頂,甲方領導激動地說:“我們選擇中鐵建設真是個英明的決策。” 臨危受命不負眾望 2014年3月,項目部承擔的主體工程部分全面完工,進入其他專業分包單位機電設備安裝期,但部分設備和材料遲遲不能到位,空調機組及地毯、吊燈的安裝進度根本無法保證。眼看幾天后,國際種業聯合會官員就要抵京檢查會場進展情況,急得甲方找到亢永,希望中鐵建設集團幫助協調施工進程。 亢永找到問題的關鍵后,馬上與遠在上海的空調供貨商聯系,派人專程去上海落實供貨及安裝人員,兩天后空調機組運抵工地,工人進場安裝,很快解決了問題。離檢查人員來酒店還有3天的時間,負責地毯安裝的分包商卻一籌莫展,因為地毯廠家還沒有排上生產日期。項目部迅速與遠在浙江的地毯廠家聯絡,要求廠家馬上停止手頭工作,重新安排,加班加點保證所需地毯的生產,并組織專車運輸。經過一番調整安排,兩天后地毯終于準時運到了現場。 留給他們的鋪裝時間僅有1天,他們迅速集結了100人的安裝隊伍,采取地毯和吊燈分組安裝同時進行的方式推進,經過一個晝夜的奮戰,原計劃10天完成的任務由于組織協調到位,僅1天就奇跡般地完成了。 第二天早上,當國際種業大會的檢查人員來到酒店大堂,望著富麗堂皇、光彩熠熠的大宴會廳時,充滿了贊賞和肯定,由衷地預祝中國舉辦一屆最成功的世界種子大會,陪同的豐臺區領導心中充滿了欣喜和自豪。
CopyRight 2008-2020.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河南建設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