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購買第二套改善性住房的南寧市民黃先生,前一陣還在為交契稅手續繁瑣犯難,當被告知現在契稅申報可自助辦理時,他掏出身份證在房產交易“互聯網+自助辦稅”系統上一刷,該套房產的信息、可享受減免稅情況立即在屏幕上一清二楚。最終,他只花了兩分鐘就完成了該筆契稅的繳納。
長期以來,房產交易納稅辦稅難主要體現在人流大、多頭跑、耗時長。金稅三期系統上線后,需現場手工采集多至31項指標方能繳稅,再加上個體稅收遵從低、稅源掌控差、違法監管難、堵漏成效低,近3年南寧市增量房契稅滯納金征收率高達15.62%,成為滯納金加收率最高的稅種。
為破解難題,2016年廣西地稅局以南寧市、柳州市為試點,加強與當地房產部門協作,與房產部門共同開發“互聯網+自助辦稅”個人住房交易申報系統,在全國率先實現了個人房產交易自助辦稅。該系統投入使用以來,每筆業務辦理時長由原來的11分鐘降至2-3分鐘,時間縮短75%,效率提升了4倍,解決了10萬多戶房產交易契稅納稅人辦稅難、監管難的問題。同時,該系統獲得了國家計算機軟件著作權專利,被國家稅務總局評為“互聯網+稅務”創新優秀項目,并獲國家稅務總局直接吸收借鑒,納入納稅服務規范。
據悉,該系統以信息共享為突破,通過簡并增效和技術創新,將增量房、存量房交易申報納稅業務前移,把實體辦稅服務廳涉稅業務移植到線上,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納稅人足不出戶就可在互聯網、微信平臺自助完成申報和繳納,并實現稅票的自助打印。“通過稅務部門共享房產部門的合同網簽信息、查檔信息,減少信息當場手工錄入與查檔證明校驗,同時整合優化兩局涉稅業務辦理流程、簡并報送資料等,都極大縮短了辦稅時間。”自治區地稅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在技術創新上,它拓展了住房查檔功能,實現兩局涉稅業務同時自助辦理,同時實現稅收優惠“自動認定”“自動計算”“自行享受”,以及研究實現自助業務全天候辦理等。
該負責人表示,該系統的應用在稅收管理上實現了多個創新,這是全國首家對房產交易個人業務通過互聯網+自助終端實現契稅申報、住房查檔、減稅、繳款、入庫、打印稅票于一體的全功能自助辦稅系統,在全區地稅首家實現“銀行卡繳稅直接入國庫”和單稅種部門聯動閉環監管。截至今年3月21日,該系統在南寧、柳州試點以來,共辦理增量房交易涉稅業務約7.8萬戶,申報入庫稅款10.3億元,自動減免稅款9億多元,對未按時繳稅的納稅人發送納稅提醒短信近4萬條,催報催繳短信3萬多條。
摘自 《廣西日報》 2017.04.04 記者 周紅梅 通訊員 黃皓